英國 | 牛津 Oxford.櫻花初開的大學城


跟著導遊Fred走在牛津的大街小巷之中,一邊欣賞櫻花初開的古老大學城,一邊聽著這個城市的小故事,本來感覺遙不可及的世界頂尖大學,原來也可以很平易近人,畢竟這裡也是很多學生(無論是名人與否)學習過,也反叛過、搗蛋過的地方,這一點無論哪所學校都是一樣。


聽著歷史小故事,平時感覺遙遠的歷史突然像近在咫尺;聽他介紹建築物以至街角的小細節,建築物也不再只是建築物,而且人們真實生活的地方。

原來魔戒的作者J.R.R. Tolkien和Chronicles of Narnia的作者C.S.Lewis在牛津相識更十分要好,原來大學其中一個圖書館的藏書量多到要用倫敦來回牛津距離的書架才放得完,原來「牛津標準時間」比倫敦慢五分鐘…

經過兩小時生動有趣的課堂,讓我比想像中更加喜愛這座城市。

事先並不知道有這個導賞團,只是一走進牛津市中心,剛好路上就有Footprint Tours的人在宣傳。

一向對免費的東西都沒有免疫力,況且也沒有必走的行程,一看也無妨。在指定時間到達牛津主要大街Broad Street的集合點——倚在某電燈柱上的綠色單車,不仔細看也未必留意到。Fred先給我們說了一點牛津的歷史背景,然後邊走邊介紹沿途的重要建築的背景和小細節,以及不少牛津名人不為人知的小故事。


Blackwell Bookshop
從牛津最古老的學院Balliol College前出發,沿著Broad Street經過這裡最有名的書店——Blackwell。沒有介紹的話,很容易就會看漏以為這是普通書店一間。從外面看兩棟三層(還有看不到的超大地庫!)都是書店的範圍,怎樣也不會想像到書店百多年前在這裡成立的時候,只是一個十二平方呎的狹窄空間。本店以外,現在Blackwell的分店更已經遍佈全國。

Museum of History of Science
Blackwell的對面是被13個表情奇特的石雕人頭包圍著的Shedonian Theatre,是學生進行入學及畢業典禮的地方。相對地旁邊的Museum of History of Science並不引人注意,不過裡面可是收藏了一件非常酷的展品。

愛因斯坦在1931年曾到訪牛津大學教授關於相對論的課堂,然後校方竟然把其中一節課上寫了授課內容的黑板整塊保存下來。就算讀不明白,光是想像一下這位偉大科學家寫黑板的情景也夠有趣了。

另一層則展出了很多不同種類的古老科學儀器,也有我最喜歡的地球儀!光是在這個十八世紀的地球儀就讓我看了好一會,雖然發現北海道不見了,但以當時的技術來說準確度已經相當高。

Bodleian Libraries
走進Old Schools Quadrangle,這裡就是Old Bodleian Library的正門,要再入內的就要參加官方的導賞團或語音導覽。Bodleian Library是全英第二大的圖書館,也是英國的法定送存圖書館之一,現時藏書量達一千二百萬本,很難想像的數量吧?具體地形容,就是把書架排起來的話足以來回倫敦及牛津!當然這座原有的建築並不能應付如此大的書量,除了運用地下空間,後來還徵用了旁邊的Radcliffe Camera。

這裡也是哈利波特迷(即是本人)的朝聖地,在電影裡面魔法學院的醫院以及圖書館的Restricted Section就是在這裡的Divinity School和樓上的Hogwarts Duke Humfrey's Medieval Library取景的,一看就馬上聯想到電影的情節!如果能在這裡上課的話,應該也能有點在魔法學院上學的感覺?(誤)

旁邊的這座特別的圓型建築物就是Radcliffe Camera。Camera其實是拉丁文Chambre的意思,前面也提到,它現在已經是Bodleian Libraries的一員,主要用作閱讀室以及地庫存書。在兩座圖書館中間的地底原來還有過一條輸送帶,就算在這樣陰陰沉沉的天氣不想走到外面,身處其中一座也能安坐其中等候想要的藏書送到手上。


在牛津也有一條歎息橋 (Bridge of Sighs),就在圖書館的一旁。


St. Mary's Passage / University Church of St Mary the Virgin
走往教堂的正門前先要穿過一條小巷St. Mary's Passage,轉入小巷後,遠處的粉紅色櫻花樹配合著背景的粉藍色牆壁,一下就吸引了目光。今天雖然沒有藍天相伴是有點失望,但意料之外的遇上了花見的季節,在街角偶爾一株盛放的櫻花樹,感覺正努力的為這個城市補上一點色彩。


被櫻花吸引住,差點就錯過了巷子一旁的這道門,果然有點納尼亞王國的神秘感呢。剛才拍照的時候有支燈柱擋在中間,心裡還在想為甚麼在路中放燈柱?聽過解說後才知道那是Narnia故事中從衣櫃裡一出來看到的那支燈柱(當然也只是猜想,信不信由你)。

街角正在上映粉紅色的櫻吹雪。

今年的花見從日式的神社背景換成了教堂,感覺也比日本平淡得多。日本的花見像節日,而英倫風的花見是日常。


Christ Church
牛津大學共有38個學院,每個牛津的學生除了所屬的學系以外,也必須屬於其中一所學院。而每個學院的學生可以修讀的科目也不同,所以有機會就算心儀某所學院,那裡也未必有提供心儀的學科。

Christ Church雖然不是最古老,卻是最有名的學院之一,畢業生中盛產英國首相,以十三位在眾多牛津學院排名第一。

不過比起盛產名人更讓人驚訝的是,這個學院竟然有自己的「時區」——因為牛津在格林威治以西,地理上是比倫敦的標準時間慢五分鐘,時至今日,Christ Church的鐘樓報時都仍然比英國標準時間遲五分鐘!

這裡的大禮堂也是哈利波特電影中魔法學院Great Hall的原型。

路過Merton College Chapel旁邊,充滿春天氣色的庭園。

Broad Street
回到起點的大街,我們走到路中間一塊沒有鋪上瀝青的石磚地旁邊。沒有仔細看的話還不易留意到,或者說就算看到,也不會想到這個十字背後原來有著一個沉重的宗教歷史故事。

導賞團在這裡作結,充實而有趣的兩小時,完全沒有悶場!雖說是免費,但其實這個更多是讓參加者根據自己的評分而付出相應的價錢。當然也不是硬性規定的,你大可以不付錢就離開,不過用這兩個小時就讓我喜歡上這毎個城市,個人認為這小費非常值得。

牛津街角
時間尚早,繼續在牛津街頭漫步,繞回去剛才不夠時間仔細看的,路上也發現了街角一點點小驚喜。塔樓上每十五分鐘敲鐘的小人偶、古色古香的木郵箱、小屋牆上像有規律的攀藤、轉角的櫻花…

Carfax Tower
上面的小人偶因為每十五分鐘會敲鐘所以被稱為Quarter boys
St Aldate's Post Office 外的木郵箱




雖然抱著觀光的心態來到這裡,但也不禁會想像一下,如果能在這裡上學會怎樣怎麼,突然小時候想到英國讀書的小小夢想就被喚醒了。

「到底來這裡是為了甚麼?不回家來這裡值得嗎?」來到英國後我總是這樣問自己。跟老闆提出再調職的意向時,純粹是為了一點轉變,不過現在想來,也可能是因為心裡一直沉睡的想法吧。天氣回暖出來走一走,不再只是在辦公室和家中打轉,在英國的感覺也踏實多了,也是為了記住能夠來到倫敦其實是有多幸運。

——————

Footprint Tours - 除了牛津,也有倫敦、劍橋、巴斯以及約克的徒步導賞團

Museum of History of Science
免費入場,逢週二至週日 中午十二時至下午五時開放
http://www.mhs.ox.ac.uk/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Instagram